84消毒液 Q/HHHG 7

主要有效成分及其含量:次氯酸钠,含有效氯4.8%~5.6%或54.7g/L~63.8g/L
剂型、型号:液体
执行标准:Q/HHHG 7
84消毒液(Q/HHHG 7)
序号 |
检测项目 |
单位 |
标准要求 |
1 |
外观 |
/ |
无色或浅黄色清澈透明液体、无可见杂质、无分层沉淀。 |
2 |
有效氯 |
/ |
有效氯含量在4.8%~5.6%范围内或在54.7g/L~63.8g/L范围内。 |
3 |
pH |
% |
12~14 |
4 |
稳定性 |
/ |
包装后的消毒剂,在遵守储运、贮存规则的条件下,自生产之日起,有效期不得低于6个月。在标识的有效期内,原液有效氯含量≥4.8%或54.7g/L,有效氯含量下降率≤15%。 |
5 |
砷(以As计) |
mg/kg |
≤3 |
6 |
重金属(以Pb计) |
mg/kg |
≤30 |
序号 |
消毒液作用浓度(以有效氯含量计,mg/L) |
作用时间(min) |
杀灭微生物指标 |
7 |
100 |
10 |
对大肠杆菌(8099)、金黄色葡萄球菌(ATCC6538)的杀灭对数值≥5 |
8 |
200 |
10 |
对铜绿假单胞菌(ATCC15442)的杀灭对数值≥5 |
9 |
200 |
20* |
对脊髓灰质炎病毒-Ⅰ型疫苗株的杀灭对数值≥4 |
10 |
500 |
60 |
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(ATCC9372)的杀灭对数值≥5 |
杀灭微生物类别:本品能杀灭大肠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、铜绿假单胞菌、白色念珠菌、脊髓灰质炎病毒-Ⅰ型疫苗株,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。
使用范围: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消毒、食饮具消毒、果蔬消毒、织物消毒、血液及粘液等体液污染物品消毒、排泄物消毒、医疗机构污水消毒。
使用方法:
使用范围 |
与水稀释比例 |
允许使用浓度(以有效氯含量计,mg/L) |
作用时间 (min) |
使用方法 |
一般物体表面 |
1:150 |
400 |
30 |
对各类物体表面擦拭、浸泡、冲洗、喷洒消毒。喷洒量以喷湿为度。 |
食饮具 |
1:120 |
500 |
30 |
用于去残渣、未清洗进行浸泡消毒的器具,消毒后应将残留消毒剂冲净。 |
果蔬 |
1:600 |
100 |
10 |
将果蔬先清洗、后消毒;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。 |
织物 |
1:240 |
250 |
20 |
消毒时将织物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,消毒后用生活饮用水将残留消毒剂冲净。 |
血液、粘液等体液污染物品 |
1:6 |
10000 |
≥60 |
对各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物品、物体表面覆盖、浸泡消毒。 |
排泄物 |
1:3 |
20000 |
≥120 |
按照1份消毒液、2份排泄物混合搅拌后静置120分钟以上。 |
医疗机构污水 |
按需 |
按需 |
≥60 |
按需投药,保证接触池出口总余氯3~10mg/L |
注意事项:
- 切勿用于丝绸、毛、尼龙、皮革、油漆表面。
- 勿用于铝、铜、碳钢制品,适用于不锈钢器具消毒。
- 勿与酸性清洁产品(如洁厕精、瓷砖清洁剂、浴室清洁剂等)混用。
- 对于织物可能有褪色作用,请先在隐蔽处试用。
- 应贮存在避光、避热、阴暗干燥处和通风良好的清洁室内。
- 配制时应带橡胶手套。使用中如消毒液溅上皮肤,应立即用水冲洗。
- 运输时应有防晒、防雨淋等措施;装卸应避免倒置。
- 本品为外用消毒剂,不得口服。置于儿童不易触及处。
在通风良好状态下使用。
有效期:6个月
规格:500ml、 4公斤